成帝时童谣
佚名〔魏晋〕
燕燕尾涎涎,张公子,时相见。
木门仓琅根,燕飞来,啄皇孙。
皇孙死,燕啄矢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燕子尾巴轻盈摆动,张公子啊,我常与你私下相见。
宫门上的铜环泛着青光,燕子飞进皇宫,啄食皇孙骨肉。
皇孙已被残害致死,那燕子最终也将啄食毒矢。
注释
燕燕:喻赵飞燕。
涎涎:美好貌;光泽貌。
木门仓琅根:门上有青色铜环,一般为富贵人家。
啄皇孙:指汉成帝子被害一事。
皇孙死,燕啄矢:指皇孙死后赵飞燕终于自杀身死一事。
简析
此诗以童谣形式借燕喻人,先 状燕子轻盈,暗指赵飞燕姐妹得宠弄权;而后揭露其入宫前私情,勾连宫廷秽史。后以宫门铜环代指皇权,“啄皇孙” 直斥其残害皇子之暴行,末句 “燕啄矢” 以隐喻诅咒其终将自食恶果。全诗以通俗意象串联宫廷阴谋,辛辣揭露权奸罪恶,暗含对暴政的血泪控诉。
熊与坎中人
陶渊明〔魏晋〕
有人入山射鹿,忽堕一坎内,见熊子数头。须臾,有大熊入,以为必害己。良久,大熊出果分与诸子。末后作一份与此人。此人馁久,冒死啖之。熊似甚怜之。每旦,熊母觅食反,辄分果与之,此人赖以支命。后熊子稍大,其母一一负而出。子既出矣,此人自分必死坎中,而熊母复还,入坐人边。人解其意,便抱熊足,熊即跃出,遂不得死。呜呼,人言禽兽无义,然顾此熊,安得言无情哉!
拟四愁诗四首·其四
张载〔魏晋〕
我所思兮在陇原,欲往从之隔秦山。
登崖远望涕泗连,我之怀矣心伤烦。
佳人遗我双角端,何以赠之雕玉环。
愿因行云超重峦,终然莫致增永叹。